全国服务热线:021-66025666
时间:2021-09-25浏览量: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来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近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此次会议公报来看,笔者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或将涉及以下八大亮点:
第一,注重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升。会议公报加重笔墨强调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如“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表述。在笔者看来,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体量第二大国,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参与国际“游戏规则”话语权制定却相对较弱。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将从“一带一路”、加强多边与双边合作、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二,强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五中全会提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考虑到2010年到2020年全国GDP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速达到6.53%即可。同时,由于近年来投资回报率减少、人口红利降低以及环境污染等刚性成本上升,当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然下降,GDP在“十三五”期间从7%进一步下调至6.5%的可能性较大,“十三五”期间对经济增长要求将从注重“量”转向更加注重“质”。
第三,“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中国将迎来一个“创新”的五年,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中第一点便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预计未来制造业升级会与创新联系紧密,重在高新科技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与此同时,“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战略也将助力国防、通讯、信息交互、交通、金融、零售、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第四,服务业更加开放。五中全会提出,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笔者预计,“十三五”期间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的势头将会保持,服务业的GDP占比也会从现在的49.5%上升到先进国家平均水平的60%左右,并且金融、医疗、通讯、信息、教育、传媒等领域的服务业将会进一步开放。
第五,消费结构升级为大势所趋。会议提出,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近年来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更进一步,消费的改善不但体现在消费比例的提高,预计未来五年居民用于食品、衣着的生存性消费支出会渐渐下降,而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交通通信等发展型消费所占比重会继续提升。居民对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会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第六,“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更加强调人口均衡发展。全会通过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等人口结构的变化。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过去30年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降低。一方面,从总量来看,自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人口到达峰值后便开始下降,劳动力短缺已成事实。另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刘易斯拐点出现以来,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有限,而大学生找工作不易,带动低端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
第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次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要求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如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等。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也值得期待。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包括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保险等多项内容。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项目倾向于绿色产业,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加速。
第八,全方位推进改革。尽管会议公报并未对改革部分多加阐述,但鉴于三中全会已经呈现出改革总体方案,全方位推进改革仍在预期中。例如,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到2018年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金融改革伴随着11月人民币加入SDR,“十三五”期间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似乎水到渠成;财税改革方面,税制改革会是重点,增加房地产税等直接税,减少间接税;价格改革方面,强调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
当然,国有企业改革尽管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在政企分开、员工激励、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展开等方面尚待观察,预计将是“十三五”期间众多改革方案中的难点。(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